苏州博物馆设计理念有什么特别之处?从苏州博物馆设计中可以得到那些有益的启示?
2021-12-14 13:52发布
落魄文旅人
一、地理位置
初展身姿的苏州博物馆新馆位于苏州古城拙政园保护区内,其东侧与太平王国忠王府遗址紧邻,北侧为举世闻名的苏州园林之冠 ———拙政园(拙政园为世界遗产,忠王府和拙政园均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南为东北街,西侧是齐门路,总占地约11000余平方米。
二、建筑构图
新馆建筑群坐北朝南,平面功能布置分为地上和地下两部分,共计建筑面积约17000余平方米。主体建筑檐口高度控制在6米之内,中央大厅和西部展厅安排了局部二层,高度16米。新馆建筑群坐北朝南,地上部分按功能基本可以划分为三大块:即中部为入口门廊前庭院,中央大厅和山水庭主庭院;西部为院落式的主展区,东部为办公、商店、休息服务区,以及部分临时展厅。这种以中轴线对称的东、中、西三路布局,和东侧的忠王府格局相互映衬,十分和谐。而地下部分为博物馆辅助功能用房(如修复、馆藏、多功能厅等)。以及博物馆的“动力中心”车库等。修旧如旧的忠王府古建筑作为苏州博物馆新馆的一个组成部分,用以陈列忠王府文物及其它展出,与新馆建筑妙相辉映,珠联璧合,从而使新的苏州博物馆成为一座集现代化馆舍建筑、古建筑与创新山水园林三位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
三、建筑风格的塑造
建筑风格和形式上具有强烈的“中而新,苏而新”的特点。 “苏”主要体现在与苏州古城风貌和人文内涵的融合;“新”主要体现在用材上。贝聿铭大师用他的智慧和独特的设计风格,使“新”充满了 “苏味”,变成了创新的“苏”和创新的“中”。新博物馆屋顶设计的灵感来源于苏州传统的坡顶景观—飞檐翘角与细致入微的建筑细部。然而,新的屋顶已被科技重新诠释,并演变成一种奇妙的几何效果。玻璃屋顶将与石屋顶相互映衬,使自然光进入活动区域和博物馆的展区,为参观者提供导向。金属遮阳片和怀旧的木作构架将在玻璃屋顶之下被广泛使用,以便控制和过滤进入展区的太阳光线。光线的层次变化,让人入诗入画,妙不可言。“让光线来做设计”是贝氏的名言。
1.形体处理 几个八角形的大厅,主体几何形的屋顶切割,既解决了屋顶采光问题,也使体量得以减小,充满了智慧、情趣与匠心。设计以三角形(菱形)作为内外造型的母体元素反复运用,无论是体块切割,还是立面开窗以及屋面钢结构屋架、天窗,都用得恰如其分。屋顶的框架线由大小正方形和三角形构成,框架内的玻璃和白色天花互相交错,像是一幅几何形错觉绘画,给人以奇妙而又统一的视觉冲击,留下深刻的印象。新馆与拙政园相互借景、相互辉映,它将成为一代名园拙政园的现代化延续。
2.传统与现代的对比与对话 建筑材料的运用上,以“中国黑”花岗石片石取代砖瓦,切割成菱形体块,干挂在不锈钢板做成的坡屋面上,黑中带灰的“中国黑”,淋了雨是黑的,太阳一照变成深灰色。深灰色石材的屋面和墙体边饰,与白墙相配,并与墙身连成一体。在传统与现代创新结合上独具匠心、为粉墙黛瓦的江南建筑符号增加了新的诠释。建筑色彩采用苏州传统的黑、白、灰色,显得素雅、高贵。值得一提的是该建筑的室内设计包括每一个陈列橱柜及陈列布置设计,均由建筑师精心设计,和建筑室内外空间形成统一的整体。其室内部分的顶部木材板料,地面的铺装,以及墙身处理,简洁大方并和建筑整体设计和谐统一,朴实无华。在大厅、走道顶部,屋面钢架、玻璃屋顶上及展厅高窗部位,其木纹金属遮光条的广泛应用,使博物馆充满温暖柔和的阳光。
3.结构特点 在这个有着众多著名古典建筑的“文化圣地”上建一座地下一层,深度为5.5m-8.5m,地上一层,局部二层的21世纪新馆建筑,为不影响周边的建筑,基础采用了天然地基上的筏板基础,并且用厚板加毛石混凝土压重的方案解决地下室的抗浮问题。由于建筑使用功能的需要,地下室超长,结构设计时采用了多道措施,防止混凝土收缩裂缝。结构体系为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既有较好的抗震性能,又较好地配合建筑功能,方便博物馆的布展。此外结构上还采用了新颖的钢结构桁架作为屋面结构,以现代钢结构替代苏州传统建筑的木构材料,既符合建筑造型需要,又体现了现代建筑的美感,实现了苏州博物馆“中而新,苏而新”,“不高不大不突出”的设计理念,“绣”出了一幅“传统苏州”和“现代苏州”相融合的“双面绣”。
4.机电设备⑴给排水: 给水采用变频恒压供水,地下室面积较大,地下室污水采用潜水泵抽升排水。屋面形式复杂,采用虹吸雨水系统及重力雨水相结合。消防设置消火栓及喷淋系统,喷头布置根据装饰要求精确定位,部分玻璃天棚处均采用侧墙喷头,使喷头布置即满足规范要求又不影响装饰效果。⑵暖通: 空调冷冻机采用一次泵变频技术,展厅、走道等公共区域采用定风量全空气系统,办公、会议室等采用VAV变风量系统。为配合建筑师为展厅、走道等公共区域的布置要求,本工程的风口布置设计花费了很大心思,展厅中看不见送回风口,利用展柜的后部作斜侧送风,展柜离地的间隙作回风处理,取得了很好的视觉效果及实际使用效果。⑶电气: 采用两路10KV独立电源加柴油发电机组合容量备用的可靠供电方案;所有公共场所的照明灯具均采用计算机集中控制管理;具备完善的、先进的建筑智能化系统设计。
5.庭院与建筑环境效果
庭院景观设计充分考虑了苏州的人文内涵,借鉴了苏州古典园林的风格,结合苏州悠久的地域历史文化特色,充分尊重博物馆的周围环境实际。按照“苏而新”的设计理念,总体布局中设计了若干个各具特色、布置精美的庭院。庭院将内外空间串联,使自然融于建筑。特别是位于中央大厅北部的主庭院,东、南、西三面由新馆建筑相围,北面与拙政园相邻,大约占新馆面积的五分之一空间,这是一座在古典园林元素基础上精心打造出的创意山水园,由铺满鹅卵石的池塘、片石假山、直曲小桥、八角凉亭、竹林等组成,既不同于苏州传统园林,又不脱离中国人文气息和神韵。山水园隔北墙直接衔接拙政园之补园,水景始于北墙西北角,仿佛由拙政园西引水而出;北墙之下为独创的石片假山。这种“以壁为纸,以石为绘”,别具一格的山水景观,呈现出清晰的轮廓和剪影效果。使人看起来仿佛与旁边的拙政园相连,新旧园景笔断意连,巧妙地融为了一体。在朦胧的江南烟雨笼罩中,营造出了米芾水墨山水画的意境。且看米芾词云:“奇胜处,每凭栏,定忘还。好山如画,水连云萦,无计成闲”。构成传统和现代完美结合的“苏而新”山水画。
四、城市因“您”而精彩
苏州博物馆新馆建筑群设计借鉴了苏州古典园林风格,在现代几何造型中体现了错落有致、粉墙黛瓦的江南建筑特色,与周边古建筑和谐融合,相映成趣,成为展示传统苏州和现代苏州文化的标志性建筑。两院院士吴良镛和周干峙对设计方案表示赞赏。他们认为,新馆设计方案与原有拙政园的建筑环境既浑然一体,又有其本身的独立性,以中轴线及园林、庭园空间将两者结合起来,无论空间布局和城市肌理都恰到好处。全国著名文博专家罗哲文老先生认为新馆设计是谨慎的,建筑与周边环境融为一体,符合历史建筑环境要求。 苏州是幸运的,苏州博物馆新馆作为贝聿铭大师的“封刀之作”,被他视为“最亲爱的小女儿”。
您可以邀请下面用户,快速获得回答
加载更多答主
最多设置5个标签!
一、地理位置
初展身姿的苏州博物馆新馆位于苏州古城拙政园保护区内,其东侧与太平王国忠王府遗址紧邻,北侧为举世闻名的苏州园林之冠 ———拙政园(拙政园为世界遗产,忠王府和拙政园均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南为东北街,西侧是齐门路,总占地约11000余平方米。
二、建筑构图
新馆建筑群坐北朝南,平面功能布置分为地上和地下两部分,共计建筑面积约17000余平方米。主体建筑檐口高度控制在6米之内,中央大厅和西部展厅安排了局部二层,高度16米。新馆建筑群坐北朝南,地上部分按功能基本可以划分为三大块:即中部为入口门廊前庭院,中央大厅和山水庭主庭院;西部为院落式的主展区,东部为办公、商店、休息服务区,以及部分临时展厅。这种以中轴线对称的东、中、西三路布局,和东侧的忠王府格局相互映衬,十分和谐。而地下部分为博物馆辅助功能用房(如修复、馆藏、多功能厅等)。以及博物馆的“动力中心”车库等。修旧如旧的忠王府古建筑作为苏州博物馆新馆的一个组成部分,用以陈列忠王府文物及其它展出,与新馆建筑妙相辉映,珠联璧合,从而使新的苏州博物馆成为一座集现代化馆舍建筑、古建筑与创新山水园林三位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
三、建筑风格的塑造
建筑风格和形式上具有强烈的“中而新,苏而新”的特点。 “苏”主要体现在与苏州古城风貌和人文内涵的融合;“新”主要体现在用材上。贝聿铭大师用他的智慧和独特的设计风格,使“新”充满了 “苏味”,变成了创新的“苏”和创新的“中”。新博物馆屋顶设计的灵感来源于苏州传统的坡顶景观—飞檐翘角与细致入微的建筑细部。然而,新的屋顶已被科技重新诠释,并演变成一种奇妙的几何效果。玻璃屋顶将与石屋顶相互映衬,使自然光进入活动区域和博物馆的展区,为参观者提供导向。金属遮阳片和怀旧的木作构架将在玻璃屋顶之下被广泛使用,以便控制和过滤进入展区的太阳光线。光线的层次变化,让人入诗入画,妙不可言。“让光线来做设计”是贝氏的名言。
1.形体处理 几个八角形的大厅,主体几何形的屋顶切割,既解决了屋顶采光问题,也使体量得以减小,充满了智慧、情趣与匠心。设计以三角形(菱形)作为内外造型的母体元素反复运用,无论是体块切割,还是立面开窗以及屋面钢结构屋架、天窗,都用得恰如其分。屋顶的框架线由大小正方形和三角形构成,框架内的玻璃和白色天花互相交错,像是一幅几何形错觉绘画,给人以奇妙而又统一的视觉冲击,留下深刻的印象。新馆与拙政园相互借景、相互辉映,它将成为一代名园拙政园的现代化延续。
2.传统与现代的对比与对话 建筑材料的运用上,以“中国黑”花岗石片石取代砖瓦,切割成菱形体块,干挂在不锈钢板做成的坡屋面上,黑中带灰的“中国黑”,淋了雨是黑的,太阳一照变成深灰色。深灰色石材的屋面和墙体边饰,与白墙相配,并与墙身连成一体。在传统与现代创新结合上独具匠心、为粉墙黛瓦的江南建筑符号增加了新的诠释。建筑色彩采用苏州传统的黑、白、灰色,显得素雅、高贵。值得一提的是该建筑的室内设计包括每一个陈列橱柜及陈列布置设计,均由建筑师精心设计,和建筑室内外空间形成统一的整体。其室内部分的顶部木材板料,地面的铺装,以及墙身处理,简洁大方并和建筑整体设计和谐统一,朴实无华。在大厅、走道顶部,屋面钢架、玻璃屋顶上及展厅高窗部位,其木纹金属遮光条的广泛应用,使博物馆充满温暖柔和的阳光。
3.结构特点 在这个有着众多著名古典建筑的“文化圣地”上建一座地下一层,深度为5.5m-8.5m,地上一层,局部二层的21世纪新馆建筑,为不影响周边的建筑,基础采用了天然地基上的筏板基础,并且用厚板加毛石混凝土压重的方案解决地下室的抗浮问题。由于建筑使用功能的需要,地下室超长,结构设计时采用了多道措施,防止混凝土收缩裂缝。结构体系为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既有较好的抗震性能,又较好地配合建筑功能,方便博物馆的布展。此外结构上还采用了新颖的钢结构桁架作为屋面结构,以现代钢结构替代苏州传统建筑的木构材料,既符合建筑造型需要,又体现了现代建筑的美感,实现了苏州博物馆“中而新,苏而新”,“不高不大不突出”的设计理念,“绣”出了一幅“传统苏州”和“现代苏州”相融合的“双面绣”。
4.机电设备⑴给排水: 给水采用变频恒压供水,地下室面积较大,地下室污水采用潜水泵抽升排水。屋面形式复杂,采用虹吸雨水系统及重力雨水相结合。消防设置消火栓及喷淋系统,喷头布置根据装饰要求精确定位,部分玻璃天棚处均采用侧墙喷头,使喷头布置即满足规范要求又不影响装饰效果。⑵暖通: 空调冷冻机采用一次泵变频技术,展厅、走道等公共区域采用定风量全空气系统,办公、会议室等采用VAV变风量系统。为配合建筑师为展厅、走道等公共区域的布置要求,本工程的风口布置设计花费了很大心思,展厅中看不见送回风口,利用展柜的后部作斜侧送风,展柜离地的间隙作回风处理,取得了很好的视觉效果及实际使用效果。⑶电气: 采用两路10KV独立电源加柴油发电机组合容量备用的可靠供电方案;所有公共场所的照明灯具均采用计算机集中控制管理;具备完善的、先进的建筑智能化系统设计。
5.庭院与建筑环境效果
庭院景观设计充分考虑了苏州的人文内涵,借鉴了苏州古典园林的风格,结合苏州悠久的地域历史文化特色,充分尊重博物馆的周围环境实际。按照“苏而新”的设计理念,总体布局中设计了若干个各具特色、布置精美的庭院。庭院将内外空间串联,使自然融于建筑。特别是位于中央大厅北部的主庭院,东、南、西三面由新馆建筑相围,北面与拙政园相邻,大约占新馆面积的五分之一空间,这是一座在古典园林元素基础上精心打造出的创意山水园,由铺满鹅卵石的池塘、片石假山、直曲小桥、八角凉亭、竹林等组成,既不同于苏州传统园林,又不脱离中国人文气息和神韵。山水园隔北墙直接衔接拙政园之补园,水景始于北墙西北角,仿佛由拙政园西引水而出;北墙之下为独创的石片假山。这种“以壁为纸,以石为绘”,别具一格的山水景观,呈现出清晰的轮廓和剪影效果。使人看起来仿佛与旁边的拙政园相连,新旧园景笔断意连,巧妙地融为了一体。在朦胧的江南烟雨笼罩中,营造出了米芾水墨山水画的意境。且看米芾词云:“奇胜处,每凭栏,定忘还。好山如画,水连云萦,无计成闲”。构成传统和现代完美结合的“苏而新”山水画。
四、城市因“您”而精彩
苏州博物馆新馆建筑群设计借鉴了苏州古典园林风格,在现代几何造型中体现了错落有致、粉墙黛瓦的江南建筑特色,与周边古建筑和谐融合,相映成趣,成为展示传统苏州和现代苏州文化的标志性建筑。两院院士吴良镛和周干峙对设计方案表示赞赏。他们认为,新馆设计方案与原有拙政园的建筑环境既浑然一体,又有其本身的独立性,以中轴线及园林、庭园空间将两者结合起来,无论空间布局和城市肌理都恰到好处。全国著名文博专家罗哲文老先生认为新馆设计是谨慎的,建筑与周边环境融为一体,符合历史建筑环境要求。 苏州是幸运的,苏州博物馆新馆作为贝聿铭大师的“封刀之作”,被他视为“最亲爱的小女儿”。
您可以邀请下面用户,快速获得回答
加载更多答主
一周热门 更多>